答
你遇到的情况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,甚至可能涉及诈骗,具体问题及法律依据分析如下:
一、核心问题:合同主体混乱+违法收费+条款显失公平
1. 合同主体不一致(涉嫌欺诈)
你在兼职平台看到的是“成都固尖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”,付款对象是“军辉教育3”,合同盖章方却是“咨询公司”,三者主体完全不同。
◦ 法律依据:
《民法典》第143条(合同生效要件):合同需“主体适格、意思表示真实”,主体不一致且无合法代理/追认的,合同可能无效或可撤销;
《民法典》第148条(欺诈):对方故意隐瞒真实主体,构成欺诈,你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合同。
2. 要求先行支付费用(违法)
对方以“技术服务费定金”名义收取费用,属于“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收取财物”。
◦ 法律依据:
《劳动合同法》第9条: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,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(兼职用工同样适用);
该行为本身违法,你有权要求退还已付款项。
3. 定金条款无效+显失公平
收据中约定“付款方单方面不配合概不退款”“收款方做不到则退还定金”,属于单方加重你责任、免除对方义务的条款。
◦ 法律依据:
《民法典》第497条(格式条款无效):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其责任、加重对方责任、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,该条款无效;
《民法典》第586条: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%(你支付的480元是总费用880元的54.5%,超过法定上限,超出部分无效);
《民法典》第151条(显失公平):该条款明显不公平,你有权请求撤销。
4. 涉嫌诈骗的风险
对方存在“主体虚假、个人收款、承诺高额收益却无实际服务”等特征,符合电商代运营诈骗的常见手法。
◦ 法律依据:
《刑法》第266条(诈骗罪):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骗取财物的,涉嫌诈骗罪;
若对方未实际提供运营服务,甚至失联,可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二、结论
该“合同”不具有合法效力,且你遭遇诈骗的概率极高。建议:
1. 立即停止后续付款,收集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、合同/收据等证据;
2.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(要求退还费用);
3. 向公安机关报案(若对方失联或未提供服务);
4. 向市场监管部门(12315)投诉对方“虚假宣传、主体欺诈”。
...展开